2021年11月20日,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在福州召开“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一期)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会,参加验收会议的有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新时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九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验收监测单位)及特邀的2位专家共6人,会议成立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组(验收组名单附后)。与会代表和专家现场检查了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听取了建设方关于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汇报和验收调查单位对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的介绍。经认真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一期)项目位于福州滨海新城201省道东侧、沙壶路南侧、壶井路北侧、万沙路西侧。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总规模为1500床位,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方式建设,本期主要建设内容按1000张住院床位。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2018年7月委托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8年11月20日通过福州市长乐区环境保护局的审批(长环评[2018]81号)。 (三)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225034.65万元,其中实际环保投资392万元,约占项目投资额的0.17%。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范围: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 本项目电离辐射类设备的验收应由业主委托有资质单位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二、工程变动情况 根据环评、批复及现场勘查,本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与环评内容相比有所变更,实际投产情况较原环评设计投产情况的变化内容如下: (1)用水和排水: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日用水量与日排水量较环评预估有所提高,造成项目年用水量增加183890.65t,但经“二级生化+消毒”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且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环评要求,不属于重大变化。 (2)原辅材料方面: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本项目盐酸和次氯酸钠年用量分别增加2245t和2440t,不属于《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中的重大变动事项,不属于重大变化。 (3)危废仓库和生活垃圾间位置调整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将危废暂存间和生活垃圾间移至厂区西南侧单独设置,且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向,降低其在运行过程中对医院职工和病患的影响,不属于《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中的重大变动事项,不属于重大变化。 本项目其余基本情况、产品方案、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产污环节与环评及 其批复比较,无重大变化。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废水、废气、噪声等均达标排放,故本项目变更均不属于重大变更。 三、环保措施建设情况 (1)废水:项目运营期污水包括医疗区污水和医疗区污水,其中生活区污水包括倒班宿舍、教学科研楼、报告厅医务人员日常冲厕、盥洗等排水;医疗区污水包括①医疗污水:门诊医技楼、病房楼(食堂含油污水除外)、感染楼产生的污水。②食堂含油污水:包括员工食堂和营养餐厅产生的含油污水。 项目运营期污水污污分流,医疗区污水中感染楼产生的感染性污水先经2#化粪池(加入生石灰)预先消毒后、员工食堂及营养餐厅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医疗区污水一起排入1#化粪池处理后与经3#化粪池处理的倒班宿舍、科研教学楼、报告厅产生的生活污水,一并进入“二级生化+消毒”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纳入长乐滨海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项目已建立1座750m3的应急池(位于污水处理站旁),以贮存处理系统事故或其它突然事件时医院污水。 (2)废气: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柴油发电机燃油废气、机动车尾气、食堂油烟废气、医技科室检验和实验废气、垃圾集散间恶臭。 ①污水处理站臭气:采用地埋式设施,气体进入管道定向流动,经生物除臭装置该装置由专用排气筒引至门病房楼楼顶排放。 ②医技科室检验、实验废气:项目病理科甲醛废气应经机械通风系统+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引至门诊医技楼楼顶高空排放。 ③食堂油烟废气:食堂采用静电式饮食业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楼顶排放。 ④汽车尾气:项目汽车尾气主要来自地下车库及地上停车位的车辆排放的废气。项目地下车库中设置机械送排放系统,废气排出口高出地面2.5m。 ⑤备用发电机废气:发电机设置于专用机房内,主要为应急使用,一般使用时间极少。备用发电机启用时,柴油燃烧产生燃烧废气,主要污染物是NOx、SO2和烟尘,通过专用排烟井集中至病房楼顶层排放。 ⑥垃圾集散间恶臭:本项目不设垃圾转运站,仅设垃圾集散间和暂存点(如垃圾桶),用于垃圾收集。垃圾收集及运输过程中部分易腐垃圾由于分解散发出异味,在夏季还容易孳生蚊蝇,及时清运,可减少垃圾臭气的产生。 (3)噪声:我司选用低噪声型设备,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综合减噪措施。 (4)固体废物:我司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一般固废等。其中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包装物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包装物回收利用;医疗废物根据种类采取分类收集后,与特殊废液、污水处理站污泥、化粪池污泥、废活性炭和废过滤器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目前委托福建省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清运处置;食堂隔油池油污待累积到一定量后委托有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回收处理。 四、环境保护设施监测结果 1、生活污水: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医院污水处理站出口处污染物pH值范围为7.1-7.4;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范围为28~35 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范围为6.4~ 8.6mg/L;悬浮物(SS)浓度范围为8~13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浓度范围为0.12~0.21mg/L;色度范围为3~4倍;总余氯浓度范围为0.50~0.59mg/L;粪大肠菌群数浓度范围为170~290 MPN/L;动植物油、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均为未检出,出水污染物浓度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污水处理站接触池总余氯浓度范围为0.50~0.59mg/L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中采用含氯消毒剂的工艺控制要求;氨氮(NH3-N)浓度范围为1.06~1.21mg/L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 2、废气: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医院污水站臭气处理设施出口硫化氢(H2S)排放速率范围为4.5×10-5~4.6×10-5kg/h;氨(NH3)排放速率范围为7.7×10-4~8.2×10-4kg/h;臭气浓度浓度范围为732~977,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验收监测期间病理科排气筒出口甲醛浓度范围为0.02~0.04mg/m3,排放速率范围为8×10-4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的相关限值;项目污水站附近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硫化氢(H2S)最大浓度为0.007mg/m3,氨(NH3)最大浓度为0.18mg/m3,氯气(Cl2)最大浓度为0.05mg/m3,臭气浓度均未检出,甲烷最大占比值为0.409%,均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限值要求。 3、噪声: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厂界噪声昼间检测值范围为53.2~54.4dB(A),夜间检测值范围为46.6~48.7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敏感点万沙村环境噪声昼间检测值范围为52.4~52.5dB(A),夜间检测值范围为46.3~46.6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 五、验收结论 经现场检查、审阅有关资料和认真讨论后,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较好的执行了环保“三同时“制度,项目各项环保措施基本按照要求进行了落实。该建设项目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九种不得提出验收合格意见的情形。项目符合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同意项目工程通过竣工环保验收。 六、后续意见 1、加强医院排污口的规范建设,设置明显排污口标志。 2、医院危废间地面为瓷砖地面,无法满足防渗要求,建议业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要求进行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