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镇产业园-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项目设施农业标准厂房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起步镇产业园-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项目设施农业标准厂房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罗源县起步镇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罗源县起步镇沈厝村217号 生产规模:日产菌包2万袋,年产绣球菌900吨 工作制度:职工定员30人,单班制,每班6小时,年生产300天,夜间不生产。 二、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水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用水为拌料用水、出菇时育菌用水和锅炉用水,拌料用水和育菌用水全部被原料和绣球菌吸收,锅炉用水转化蒸汽对菌菇进行高温灭菌,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近期经厂区综合楼化粪池收集由清掏公司定期清掏,不排入周围水体。远期待周边市政管网敷设完成,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进入起步镇污水处理站处理,起步镇污水处理站尾水出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因此,本项目废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2、大气环境影响结论 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拌料粉尘及冷凝锅炉燃烧天然气产生的废气。由于拌料过程为投料的同时注水搅拌,产生的粉尘量极少,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冷凝锅炉燃烧天然气产生的废气通过锅炉10m高排气筒排放,其产生的NOx排放浓度能够满足所执行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中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标准限值。同时,根据大气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各污染物的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对周边敏感目标的贡献值甚小,不会造成其背景值发生明显变化,对敏感目标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结论 项目车间内生产噪声经有效的隔声、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及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后,项目厂界噪声值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治理措施可行。 4、固体废物分析结论 项目培养基废渣经收集后暂存于生产车间固体废物暂存区,收集到一定量时全部作为有机肥或其他食用菌原料外售,废包装袋经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统一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项目的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得到了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治理措施可行。 三、总结论 本项目位于罗源县起步镇沈厝村,主要进行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的生产活动。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选址合理。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良好,能够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对周边的水、大气、噪声、固体环境的影响较小,能满足区域水、大气、声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