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副处长甘来做客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围绕“‘福建省三线一单工作’相关情况”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副处长甘来,与大家一起交流“福建省三线一单工作”相关情况。
甘来:大家好!
主持人:“三线一单”具体指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甘来:“三线一单”指的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持人:能否通俗地介绍一下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甘来:生态保护红线指的是哪些东西不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开展,这是一个警示线,违反了就是违法。因此也是三线中最为严厉的一条线,也就是说这条线是不能触碰的,触碰了承担不起责任。环境质量底线是指在质量好与坏之间画一条线,这条线虽然不如红线重要,但是一旦越过这条线,就造成考核的不合格。资源利用上线就是一个指导线,地方有多少资源要合理利用,按照厚积薄发的原则,博观约取,不能搞一些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因此对资源数量的实用划线,对资源利用率的指标划线,有利于地方节能降耗,做好新旧动能转换,长期以来,对发展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编制“三线一单”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甘来:编制“三线一单”根本目的是协调好发展与底线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编制“三线一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区域和规划环评落地、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扭转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中从属、被动局面,改变自然生态管理方面基础较为薄弱的状况。
主持人:“三线一单”与“三区三线”、主体功能区划等其他部门的分区管控有什么区别?
甘来:“三线一单”的成果是在已有的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大气、水等各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等基础上,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划定管控单元,形成科学的管控体系。因此,可以说“三线一单”是与“三区三线”、主体功能区划等进行了的充分衔接,不存在交叉问题。
主持人:“三线一单”的出台是不是意味这主体功能区划被取代?
甘来:国务院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定性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并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一同构建起了我国独有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因此,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不会改变,当前的任务主要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三线一单”的成果可以为未来的主体功能区划完善提供较好的基础。
网友小林:前不久才发布了生态红线,“三线一单”与生态红线是否一致,存不存在不统一的问题?
甘来:“三线一单”中其中一条线就是生态红线,是完全对接的。因此,不存在不统一的问题。
主持人:何为环境质量底线?
甘来:指按照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的原则,结合环境质量现状和相关规划、功能区划要求,考虑环境质量改善潜力,确定的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目标及相应的环境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
主持人:资源利用上线是指什么?
甘来:指按照自然资源资产“只能增值、不能贬值”的原则,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利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合自然资源开发管控,提出的分区域分阶段的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强度、效率等上线管控要求。
主持人:能否介绍一下,所谓的管控单元是什么?
甘来:按照“三线一单”的编制技术规范,我们从空间上将全省陆域和海域划分为优先、重点、一般管控单元。优先单元指的需要优先保护的地区,例如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管控单元是按照科学的方法划定的,简单来讲就是现在及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但可能存在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风险、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一般管控单元则应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主持人:“三线一单”中的准入清单是产业负面准入清单吗?是否具有强制性?
甘来:“三线一单”的准入清单是基于区域、流域等产业发展要求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的要求,包括管控单元的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是围绕产业准入做好环保支撑。目前,还不是强制性要求,但随着成果的完善和成熟,未来将作为各地规划环评和项目落地的指导性文件。
主持人: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对推动项目落地有什么作用?
甘来:一方面,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可为地方政府全面掌握区域环境基础信息,衔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空间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可为建设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项目选址和简化环评手续提供依据。最重要的是,未来“三线一单”将作为发展与环境综合决策的前提条件,是区域层面的生态环境战略管控体系,能够有效的发挥源头管控作用。
主持人:项目落地过程中,是否只能落在重点管控单元内,优先和一般内都不能落地?
甘来:优先保护单元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原则上污染重、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应落在重点管控单元内。一般管控单元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审批。
网友小陈:企业在项目立项之前,或者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之前,想了解“三线一单”对于该区域的要求,如何才能获取相关信息?
甘来:目前,我省“三线一单”已经初步完成成果编制,现阶段在修改完善,后期我们也将建立福建省“三线一单”的网络信息平台,将会开放企业端口,方便大家查询。
主持人:“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主要在哪些领域?
甘来:“三线一单”从空间布局上、污染物排放管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风险防控方面,对各个管控单元均提出了要求,项目招商引资过程中,可将拟引进项目基本情况与拟落地具体位置进行分析,初步预判其环境可行性,是否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再确定是否进行步做该项目落地的前期工作,避免前期做了大量工作,花费大量资金后,由于环境保护方面不满足要求,使项目不能落地,造成前期工作经费等的浪费。此外,由于“三线一单”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区及各单元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环境现状问题进行了识别,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在项目环评编制过程中可引用部分成果,可以减少项目环评工作量,同时,可减少项目环评编制及审批时限,为“放、管、服”做好服务。
主持人:福建省“三线一单”有何地方特色?是如何考虑福建省当前以及今后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甘来:福建省“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突出省情及发展需求。一是在确定“两极两带六湾区”的全省空间发展格局和“三屏六廊十六片区”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基础上,开展重点战略问题识别,将“生态环境优势明显,但持续保持‘全优’甚至优中求进挑战大”作为福建当前面临的重大核心战略问题。二是聚焦重点问题和重点区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空间和流域水质、遏制臭氧污染、改善海湾水质、优化岸线开发利用等问题;鉴于我省人口、工业、资源环境问题均集中在沿海,沿海也是现在、未来的人口、经济集中区,将陆海交互带确定重点研究区域。
主持人:今天在线访谈时间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甘处长做客我们的节目。谢谢大家!再见!
甘来:谢谢主持人,大家再见! |